人事处
 学校首页  部门首页  部门概况  最新动态  人才工程  政策制度  师德师风  职称评审  招贤纳士  博后科研工作站  下载专区  联系我们 
博后科研工作站
 博后科研工作站 
下载专区
人事处办事流程
重庆三峡学院外聘教授审批表
辞职调动、离职辞退相关表格
各银行收入证明
干部人事档案查借阅审批表
联系我们

处  长办公室:023-58102337 

副处长办公室:023-58108771

副处长办公室:023-58102982

副处长办公室:023-58102345

人事科办公室:023-58102397

劳资科社保科:023-58102294  

    023-58106449

人才办办公室:023-58102307

师资科办公室:023-58105886

综合科办公室:023-58102094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博后科研工作站 > 博后科研工作站 > 正文
 
重庆三峡学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7年招收简章
2016-12-22 15:50  

    

重庆三峡学院创建于1956年,是三峡库区唯一的一所多科性本科院校,校园坐落于千年古城、移民之都——重庆市万州区。重庆三峡学院为应用技术大学联盟成员单位,教育部直属高校东南大学对口支援单位,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2013年7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为了吸引更多国内外优秀博士来我院从事高水平的科研工作,进一步增强我院的科研实力,重庆三峡学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现面向全国公开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

一、招收条件

    1、在国内外已取得博士学位或即将毕业的博士研究生

2、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品学兼优,身体健康,无不良记录;

4、年龄在35周岁以下;

5、具备全脱产在我站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的条件,如需半脱产工作,应保证我站要求的工作时间。

窗体顶端

二、福利待遇

1、博士后薪酬及激励政策

全职博士后享受学校副教授级别的工资福利待遇,并按相关规定为博士后研究人员购买“五险一金”。在职博士后每月发放生活补贴人民币3000元。

在站期间,博士后研究人员申报成功国家级项目,或自然科学类人员发表被SCI、EI收录的期刊论文5篇及以上,其中SCI影响因子处一区1篇或二区2篇;人文社会科学类人员发表CSSCI来源期刊论文5篇及以上,学校一次性奖励5万元。在站期间,博士后研究人员申报成功省部级项目,同时自然科学类人员发表被SCI、EI收录的期刊论文3篇及以上,其中SCI影响因子处一区1篇或二区2篇;人文社会科学类人员发表CSSCI来源期刊论文3篇及以上,学校一次性奖励3万元。以上成果必须以重庆三峡学院为第一单位,博士后研究人员为第一作者。

2、科研配套及奖励政策

按照学校当年引进博士的政策给予同等科研启动经费对在站期间获得重庆市博士后日常经费资助、科研项目特别资助的,给予等额配套资助。博士后在站期间申请课题、发表论文和申报成果,均享受在职人员同等待遇。

3、职称申报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在站期间可以申报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

4、优先留校

博士后研究人员出站考核为优秀且满足学校公开招聘教师任职条件者,优先留校工作。留校工作者享受当年招聘人员的同等待遇。

5、住房

学校为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两年期间提供房源(配备基本生活设施)或租房补贴。

6、其他

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可申请在我校落常住户口,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如随该博士后流动的,可申请办理暂住户口。 

窗体底端

三、研究课题、合作导师、招生人数

研究课题

合作导师

招生人数

状态受限的随机脉冲非线性系统性能分析和控制设计

张伟

1

基于特殊地形地貌的无线通讯网络

邵宇丰

1

三峡水库微生物污染溯源、分布与风险评价研究

肖国生

1

三峡水库消落区沉积物重金属汇源功能转换机制研究

付川

1

羟基氨基喹啉衍生物手性光散射探针试剂的制备及其手性识别应用研究

杨季冬

1

    四、申请提交材料

1、《重庆三峡学院博士后进站申请表》;

2、博士论文以及公开发表的代表性学术论文2篇;

3、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博士学位证书的复印件,或所在单位开出的博士毕业证明材料;

4、个人简历,身份证复印件,2张个人近期二寸免冠照片;

5、研究计划书。

五、联系方式

窗体顶端

通讯地址:重庆市万州区天星路666号

联系人:  老师

联系电话:023—58102307

电子邮箱:sxxyrsc@126.com

邮政编码:404100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重庆三峡学院    地址:重庆市万州区天星路666号 
Email:sxxyzjk@163.com 电话:023-58102094/58102337